学思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高职扩招生可以享受什么政策 国家高职扩招政策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国家高职扩招政策
法律分析: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适应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越来越紧迫的需求,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缓解当前就业压力、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坚持中央统筹、地方主责、系统化推进、质量型扩招。
法律依据:《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主要任务:(一)扩大招生计划;(二)做好高职扩招的补报名工作;(三)做好高职扩招专项考试工作;(四)做好招生录取工作。加强考试招生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高校考试招生政策规定;(五)做好分类教育管理工作。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六)推动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注重坚守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七)做好就业服务。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八)加大财政投入。中央财政加大对高职院校扩招的支持力度,引导地方政府落实生均拨款制度、奖助学金提标扩面政策等,加强办学条件薄弱公办高职院校改造,加大政府购买高职教育服务力度。
学思网
高职扩招2022年新政策
法律分析:
一、坚持职普比例大体相当
坚持把发展中职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推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科学制订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并严格实施。职普比例较低的地区要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积极拓宽生源渠道,广泛招收往届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城乡劳动者、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
二、规范中职考试招生行为
各地要加快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精准服务区域发展需求。要严格落实招生信息公开职责,进一步严肃招生纪律,规范招生秩序,实施“阳光招生”。要建立健全中职学校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明确告知公示网站,做到详实、准确、及时公示。要以零容忍态度严惩招生过程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依纪依规追责问责。对不具备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办学资质的学校和未经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中职异地分校、办学点,要坚决取缔招生资格。
三、严格中职学校学生学籍管理
各地各中职学校要严格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和《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办法(试行)》相关要求,做到专人负责、管理和操作,做好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和在校生学年电子注册工作,严格程序,严格审核,确保在2021年11月15日前完成学籍电子注册工作。2021年教育部实施中职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数据质量通报制度,各地各校中职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数据质量情况纳入优质中职学校和优质专业遴选以及2022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转移支付的重要考量因素。
四、加强招生宣传和服务
各地要加大综合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高职扩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扩招等有力政策,积极引导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要加强地方主流媒体、新兴媒体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打造一批形式多样的宣传品牌。要密切关注招生舆情,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和关切,对不实报道信息要及时予以澄清。要准确解读国家职业教育助学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考生、残疾考生、“两后生”等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不让一个新生因经济困难而放弃入学。
法律依据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一、坚持职普比例大体相当
坚持把发展中职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推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科学制订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并严格实施。职普比例较低的地区要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积极拓宽生源渠道,广泛招收往届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城乡劳动者、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
二、规范中职考试招生行为
各地要加快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精准服务区域发展需求。要严格落实招生信息公开职责,进一步严肃招生纪律,规范招生秩序,实施“阳光招生”。要建立健全中职学校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明确告知公示网站,做到详实、准确、及时公示。要以零容忍态度严惩招生过程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依纪依规追责问责。对不具备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办学资质的学校和未经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中职异地分校、办学点,要坚决取缔招生资格。
三、严格中职学校学生学籍管理
各地各中职学校要严格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和《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办法(试行)》相关要求,做到专人负责、管理和操作,做好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和在校生学年电子注册工作,严格程序,严格审核,确保在2021年11月15日前完成学籍电子注册工作。2021年教育部实施中职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数据质量通报制度,各地各校中职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数据质量情况纳入优质中职学校和优质专业遴选以及2022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转移支付的重要考量因素。
四、加强招生宣传和服务
各地要加大综合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高职扩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扩招等有力政策,积极引导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要加强地方主流媒体、新兴媒体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打造一批形式多样的宣传品牌。要密切关注招生舆情,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和关切,对不实报道信息要及时予以澄清。要准确解读国家职业教育助学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考生、残疾考生、“两后生”等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不让一个新生因经济困难而放弃入学。

百万扩招政策是怎样的?
学思网(https://www.380871.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百万扩招政策是怎样的?的相关内容。
今天,教育部官网全文公布了《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职成[2019]12号),就贯彻落实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高职大规模扩招的利民惠民承诺做出具体部署,中职、普高、职高毕业生就读高职院校将增加100万人。那么,《实施方案》究竟带来哪些利好呢?请友友们跟随疯牛来看一看。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扩招计划实惠多多。一是扩招指标分配定向。包括优质高职院校、急需紧缺和高就业率的专业、贫困地区尤其是连片特困地区;二是特殊群体计划单列。包括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
新型职业农民
等;三是东部院校扩大在西部地区的招生计划数。
扩招组织严谨务实。一是增加考试报名轮次。在全国已大面积组织高考报名的基础上,在今年高考前和10月份分别再增加一次补报名,高考前的补报名不限制报名对象,10月份补报名仅面向2019年退役的军人。二是招考方式区别对待。中职生依旧执行“文考+能考”的模式;计划单列群体免予文化考试,仅作适应性测试或技能考察;达到免试条件的,直接予以录取。三是严厉打击违规招生。虚假招生、有偿招生和买卖生源等违规行为将不再有市场。
配套政策更加完善。一是部分专业可实行贯通培养。主要是学前教育、护理、家政、养老、健康服务、
现代服务业
等。二是招收中职毕业生政策有微调。不再限制比例,允许
往届生
参加单独招生。三是财政投入继续加大。现行补助、资助、奖励政策基础上继续提标扩面,对退役军人学费按照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进行资助。
国家的真金白银利好已经发布,随着时间的推进将很快兑现到地方、到学校、到人头。疯牛在此提醒,有意就读高职院校又未能赶上前次高考报名的年轻朋友们,特别是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朋友们,一定要多留意当地教育部门发布的通知,不要错过难得的补报名机会!记住哟,错过了得再等一年!
以上就是学思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职扩招生可以享受什么政策 国家高职扩招政策,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学思网:
www.380871.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