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职中专 > 中职中专报考 > 正文
全州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公办还是民办? 桂林市卫生学校的历史沿革:

时间:2024-10-17 14:12:04 | 学思网

今天学思网小编整理了全州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公办还是民办? 桂林市卫生学校的历史沿革: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全州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公办还是民办? 桂林市卫生学校的历史沿革:

桂林公办中专学校排名

桂林公办中专学校排名:

1、广西城市建设学校

广西城市建设学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属的国家级重点、自治区示范性、自治区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自1991年招生办学以来,经过30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办学条件优越,集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 函授教育 、岗位培训教育和 职业技能鉴定 为一体的国家公办建筑类中等职业学校。

2、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3、桂林市兴安师范学校

4、 恭城瑶族自治县 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5、阳朔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6、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

7、全州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8、桂林市云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9、永福县职业教育中心

全州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公办还是民办? 桂林市卫生学校的历史沿革:

全州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公办还是民办?


选择中专学校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这将直接影响你的未来。首先,你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然后,你还要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学费、师资力量、就业前景等因素。最后,你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选择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

全州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公办还是民办?答:公办
全州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简介:全州县职教中心学校坐落于“桂北明珠”之称的全州县才湾镇小坪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湘桂铁路、衡昆高速公路、国道322线贯穿东北西南,途经学校门口。学校土地辽阔,占地2360亩,校园面积400多亩,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学技术谋发展的理想场所。
全州县职业教育中心,成立于2007年7月,它将把全州中等职业枝术学校、全州教师进修学校、劳动技校、农广校、农机校、卫生中专学校逐步整合为一个整体。中心设在全州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心集奥鹏大学、职业中专、温暖工程、阳光工程、科技带头人等各种技能型的长短培训于一体。
全州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校于1965年,1985年正式命名为全州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它是一所多学科、综合性的全日制自治区重点职业中专学校、国家星火科技培训学校、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万农民项目培训基地。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两栋教学大楼,两栋实验大楼,一栋办公图书综合大楼,两栋学生公寓楼,两栋教师住宿楼,一栋餐厅大楼。校园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把整个校园按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生产实习区四大区域合理划分。学校建有现代化的语音室,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教学系统,高速电动缝纫室,针织加工实训室,电子电工室,视听音响设备一体化实验室,家电维修室,制冷实训室,电力拖动自动控制实验室,数控机床实验室,模具加工室,钳工室,汽车修理室,摩托车维修室,电焊室,形体训练舞蹈室,最新电子琴80台,最先进的奔腾D的CPU计算机200台,有宽敞的图书室和阅览室,藏书6万多册。建立了校园网和因特网。

对中专/技校/职校报考还有疑问,您可以点击2023年电大中专招生咨询(原广播电视大学):

全州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公办还是民办? 桂林市卫生学校的历史沿革:

桂林市卫生学校的历史沿革:

桂林市卫生学校于1998年8月由原桂 林地区卫生学校和原桂林市中医学校合并而成,分民主路教学区和崇信路教学区,民主路教学区位于桂林市民主路万寿巷10号,崇信路教学区 位于桂林市崇信路8号。学校隶属桂林市卫生局领导,行政级别为副处级单位,现有教职员工260人(其中在职人员159人、离退休人员101人), 在校学生5600多人。学校占地面积75697平方米、建筑面积38187平方米,有固定资产3188万元(其中教学实验设备总值528万元)。
合并前的桂林地区卫生学校,1962年7月创办时的校名为桂林专区卫生学校,是由原专区内的灵川、全州、荔浦、龙胜、永福、兴安、灌阳、临桂 、资源、恭城待10所县卫校和桂林市人民医院附设护士班,精简合并而成,校址设在全州县城原全州卫校和全州县师范学校的旧址。只有35名 教职工(专任教师20名),到1965年教职工增加到52名(专职教师33名)。首批学生194名均从合并单位的在校生中推荐考试录取,分医士和护 士两个专业。1963年至1965年纳入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录取初中毕业生302名(医士152名、护士150名),同时还招收了100名公费不包分配的 社来社去的“农村医士班”。1966年6月至1972年4月间,由于“文革”的干扰,学校处于混乱、停顿、撤销解散状态,1969年3月9日,桂林地 区革命委员会决定撤销卫校,财产被分割、出售,校舍划拨给全州县全州镇中学使用,教职工先集中地区“五.七”干校劳动,后陆续调离和下 放。至1972年5月,由于中级医务人员紧缺,桂林地区又决定复建卫校,学校易名为“桂林地区卫生学校”,行政级别为县团级。校址设在桂林 市原桂林地区财贸干校,后几经搬迁于1974年夏迁至桂林市民主路万寿巷至今。学校复建初期,师资缺乏,基本设施、教学设备紧陋,加上“ 反潮流”风的冲击,医学教育深受其害,10年动乱期间,只培养了统招生631名,进修生253名,自费生14名。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学 校建制明确,1979年成立党总支,1986年改县(团)级单位为副处级单位,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层机构建全,先后制定了50多种管理规章规章 制度我,学校从过去的经验管理走向科学化管理。由于加强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明显提高,1981年至1992年间参加全区卫校毕业生理论统考8次 ,首次排名倒数第二,全校师生震惊、反思、奋起,于次年统考跃居第二,继后六年六次统考均获全区第一,荣获“六连冠”美称。在教育厅 举办的文化课统考中也多次夺冠。“八五”期间投入建设资金1260万元,学校面貌得到根本改观。建校36年,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合格中等医护 人员1万多人,他们在地、县、乡各级部门担任了政府领导或卫生局、院、站、所长等职务,很多已成为各单位技术力量。
合并前的桂林市中医学校(原名桂林市卫校),更是经历了创业的艰辛、发展的曲折。1973年,当第一任校长接过任 命书时,学校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借用两个医院房子,把两个专业放在不同的地方上课。1975年,拆除仅有一亩地的市人民医院五官科旧房 建起了一幢1000多平米的集教室、实验、宿舍在一起的楼房。20年来,尽管是全区闻名的“三个一”(即只有一亩地、一幢楼、一个专业)学 校,条件十分简陋,但教学质量保持为全区卫校中等水平,为社会培养了2000多名医护人员。1993年学校更名为桂林市中医学校,投入资金200 万元征地及建设教学用房,于1995年搬迁新址,调整了校领导班子。从1997年至1998年,在市政府、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投入资金600 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至此,走上了发展的新轨道。
1998年底,借桂林地市合并的东风,桂林地区卫校与桂林市中医学校合并后正式 更名为桂林市卫生学校,8年来,新领导班子团结全体教职工,在新的征途上迈开了更大的步子,学校得到了更快的发展。1998年底获得自治区 人民政府授予的“自治区文明单位”称号;2000年初参加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评估,评为“办学条件良好学校”;2000年下半年通 过“全区体卫达标学校”评估;2001年参加由教育厅、卫生厅组织的专业评估,申报的6个专业全部通过;2001年、2005年被广西教育厅、劳动 与社会保障厅评为“全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0年、2001年、 2002年连续三年获市卫生系统年终目标考核第一名,并获得卫生系统最高奖 —白求恩杯;2002年成为广西首批重点中专,护理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第一批示范专业建设点;2003年被国家教育部、卫生 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职业教育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005年获全区“招生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国家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为国家级重点职业 学校。

学思网

以上,就是学思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全州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公办还是民办? 桂林市卫生学校的历史沿革: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学思网:www.380871.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择校咨询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专 业:
  • 学 历:
  • 户 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