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思网小编整理了为什么现在是平行志愿,大学的老师还要求A志愿填他们的学校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金华浙师大、金华电大等大学都是民办的还是公办的?
浙师大是省属重点大学,排名全省前五(过去,目前不清楚),全日制本科院校,多个硕士博士点,可授予博士学位。金华电大是市属高校,高考如果上了电大线一般此学校都可以读,类似高职,高考录取安排在最后一批次。当然其特色主要是函授和成人
教育。两者均是公办学校。另外公办的高校还有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和
交通技师学院。民办的高校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民办三本学院。

为什么现在是平行志愿,大学的老师还要求A志愿填他们的学校
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按分数从高到低安排志愿。本科各批(一至三批)的平行志愿中均包含A、B、C三所院校,高职高专(第四批)的平行志愿中包含A、B、C、D、E五所院校。每所院校均设专业志愿6个及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在录取时,电脑会先对考生按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按分数的高低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A、B、C(或A、B、C、D、E)院校志愿,如果检索的这些志愿中一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电脑会立即向这个院校投档,然后再逐分逐个对考生按所填报的志愿从A院校到C(E)院校的顺序检索。
比如:一个考生排名在全省第500名,填报A、B、C三个平行志愿学校,省教育考试院先看这位考生的A学校,如果A学校的考生没满,则进入A校;如果A学校已经满了(前500名考生中填报这所学校的人数已经达到这所学校的招生计划数,以下同),就会看这位考生的B学校,如果B学校也满了,再看C学校。三个学校都不行,这个考生只能参加“征求志愿院校”填报了。
平行志愿填报时,考生要把握的宗旨是——什么分数填报什么层次的学校,A志愿最好填可以冲一冲的学校,B志愿可以填考生自己理想的院校,C志愿则根据层次,填一所最
保险的院校。这样,即使A、B学校都不能去,至少还能进C学校。
平行志愿高分考生不太会落榜考生的选择范围扩大
平行志愿相对于以前的传统志愿来讲,有很多优点。
传统志愿的录取方法是“志愿优先”,在某个批次分数线上,
计算机先把考生填报的院校进行归类,在同一所院校里,依据考生的分数从高到低排序,然后按投档的比例进行投档。如果某院校第一志愿的考生在批次分数线上已经满了,即使高分考生第二志愿报这所学校,也无法再投档了,只能降到下一个批次。
平行志愿和传统志愿填报的优劣,打个简单的比方就很容易明白了——
小王考了650分,A志愿填清华,B志愿填浙大,而小李考了648分,A志愿填的是浙大。假设清华的组档线在650分以上,而浙大的组档线是648分以下的话,按照以往“志愿优先”原则,小王进不了清华,也进不了浙大,小李则被浙大录取(按以往经验,浙大的招生计划在填报浙大为第一志愿的考生中即已录取完毕)。但按照平行志愿投档原则,理论上,浙大会先录取小王,再录取小李。
这个比方,一方面说明平行志愿填报,高分考生不大会落榜;另一方面也说明,考生的选择范围扩大了,以前第一志愿没填好,很多考生可能要落到下一批次了,而平行志愿填报时的ABC(或DE)院校,其本质都是第一志愿,A不行,还有B、C(或D、E)。
平行志愿填报也有一定风险
平行志愿降低了考生填志愿的风险,但风险还是有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特别加以注意——
一、录取时,投档数一般会略大于高校招生数,高校从中择优录取,这样一来,被投出的考生中将有一部分考生面临被退档的风险;
二、如果考生所填报的3所或5所平行院校志愿定位不准,自己的高考总分没有达到所填报院校的投档线,那这位考生就存在无法被投档的风险;
三、如果考生所填报的3所或5所平行院校志愿没有适当的“梯度”,那么,这位考生被投出的机会就会减少,假如要求过高,可能所填的院校都不能被投出。
所以,在这样的风险下,考生填报志愿时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成绩、全省排名情况、个人兴趣、高校的招生政策及以往录取情况等,做到定位准确、选择慎重。特别是那些没被录取,但又符合该批次填报条件的考生,一定要及时了解省市县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有关
信息,填报征求院校志愿,珍惜每一个能上大学的机会。
再打个比方——
两位学生一个考了640分,一个考了630分,两个人A、B、C三个平行志愿都报的是浙大、浙工大和浙师大。浙大、浙工大都招1800人,但是他们都要从2000个考生中进行挑选,计算机在投档时,640分的学生正好是浙大的第2000名,他的档案就进去了,不幸的是,由于浙大只要1800人,他因为相对分数偏低等原因被退了出来。而那个考630分的考生由于分数没有达到浙大的标准,而进了浙工大。结果,630分的考生被浙工大录取,而640分的考生却只能参加“征求志愿院校”的填报,所录取的学校反而没有浙工大好。
这就是填报志愿的风险,所以,考生在填报时要十分谨慎。(此案例仅供参考,浙大今年招生按计划数“1∶1”投档。)
在志愿填报时,我有两个地方要特别提醒考生:一是各个平行志愿间一定要有梯度,千万不要3所院校是同一层次的;二是选择专业不服从时,千万要慎重。各个平行志愿间要有梯度专业间也要有梯度
平行志愿对于院校来说,都是第一志愿,是完全平行的,而对考生来说,还是有严格的顺序。招生老师一般都会建议拉开差距,各个平行志愿间有梯度,而且必须要有一所学校保底,才能确保命中一个,同一层次的学校不宜一起报,这样容易一起落榜。
平行志愿填报的风险小了,考生选择余地大了,有的考生会单纯认为,各个平行志愿间不需要拉开差距,自己喜欢哪个学校就可以随便报,比如很多学生问我,
浙江理工大学和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可不可以一起报?
浙江很多学生不喜欢出省,很有可能会出现既填浙江理工大学,又填杭电的情况,这样填报原则上是可以,但填报风险太大,去年浙江理工大学和杭电理科投档线只差1分,如果考生的分数离这两所院校的投档线差那么一点点,很有可能两所学校一起落榜。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建议考生一定要在平行院校设置一定的梯度,专业志愿间也要一定的梯度,这样命中率会比较高。
慎填“专业志愿不服从”
实行平行志愿后,高校生源分数集中、密度大,最高分和最低分可能只有10多分的差距,有的热门专业,也就1-2分的分差,甚至可能出现专业无分差的情况,这时考生一定要谨慎决定“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我的建议是千万不要轻易选“不服从”。
有的考生特别认死理,一心要读某个专业,A、B、C志愿学校填的全是这个专业,心里小算盘打得也很好,A学校去不了,还可以去B、去C学校读这个专业。但这些考生可能不知道,他所一心要读的专业,一般来讲都是一些热门专业,分数会比较高,有可能A、B、C都进不了。而碰到最坏的,也是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你进了A学校的投挡线,分数却没到你一心想要读的这个专业,因为你的专业不服从,最终退档。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平行志愿只实行一轮投档,这时你只能去征求志愿。而征求志愿里,一般一些热门专业基本上也都已经招满了,不会进入征求志愿。
所以我建议考生在选择专业志愿不服从时,千万要慎重,不要轻易选“不服从”。即使高考录取时专业不是很满意,现在很多高校已经打开了转专业的大门,不少高校都在大学一二年级时接受学生转专业申请,只要理由充分,条件符合的,学校基本上都能满足考生的要求。
另外,保险起见,我建议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前,最好通过咨询选报的高校来确定保险系数高的专业,现在很多高校都公开了咨询电话,可以打电话,也可以在校园开放日时去学校进行面对面咨询。

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两个都是比较优秀的师范大学,优势也各有不同。
一、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档次对比
浙江师范大学:该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111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浙江省十佳对外合作单位”“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浙江省双创示范基地、推研免试资格学校,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与丽水学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
二、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学费对比
浙江师范大学:学校收费严格按照浙江省物价局批文和有关规定执行。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办法,新生入学时按学年制学费标准预交学费,按学年结算。师范类本科专业4000元/年,非师范类本科专业4400元/年,音乐表演专业9000元/年,其他艺术类本科专业7000元/年,高职专科专业6000元/年。
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杭州师范大学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组成。学年开始时,学费按浙江省物价部门核定的预收标准进行预收,学年结束后结算。杭州师范大学文史类专业学费为5300元/年;理工类专业学费为5300元/年。
三、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师资力量对比
浙江师范大学:截止2018年2月,浙江师范大学在职教职员工2830余人,专任教师1570余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320余人,副高职称教师62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0余人。
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9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
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9人;省特级专家2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钱江高级人才”特聘教授7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44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70人。
杭州师范大学:截至2015年12月,教职工2210人,其中专任教师1498人、教授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79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749人、共享院士5名。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8人。
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1人 ,享受国务院津贴1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五个一批”人才2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9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1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6人。
四、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教学建设对比
浙江师范大学:截止2018年2月,该校有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优势专业,8个省级重点专业,1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曾获9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拥有实验室48个,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实验室总面积12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4.4亿元。
拥有教学科研实验室42个,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实验室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4.8亿元。
杭州师范大学:截至2021年3月,该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5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重点专业15个、省级优势专业11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个,省级教学成果奖33项。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4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1门、省级精品课程27门。
五、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学术资源对比
浙江师范大学:江师范大学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有《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学教研(数学)》。
其中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双月刊,自然科学版为季刊。此外,还发行内刊《教师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语文教研》、《中学物理教学》、《化学教学与实验》和《生物教学与实验》等。这些刊物在浙江基础教育界反响良好,为浙江省师资培训、教学教研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思网
杭州师范大学:该校出版有《杭州师范大学学报》《杭州师范大学报》《健康研究》《美育学刊》等报刊,其中《杭州师范大学学报》是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学报社会科学版已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板来源期刊,并连续三届荣获“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浙江师范大学
、
百度百科——杭州师范大学
以上,就是学思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为什么现在是平行志愿,大学的老师还要求A志愿填他们的学校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学思网:
www.380871.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