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3 04:04:28 | 学思网
桂林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管理为主的高校。学校源于 1956年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历经五改归属、十易校名的发展历程,其中,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2009年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曲久辉为学校名誉校长。,历经 60余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艺、农8大学科门类,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国际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学校。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厚德笃学、惟实励新”校训,传承和弘扬“艰苦创业、敬业奉献、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桂工精神,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围绕服务自然资源行业和工业高质量发展凸显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学校现有桂林屏风、桂林雁山、南宁安吉、南宁空港四个校区,校园总面积 3300余亩。,学校现有二级教学单位 19个,本科专业75个、高职高专专业50个;各类全日制在校生4万余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20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900余人,博士生导师100余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国家级高层次专家、人才40余人次;广西“八桂学者”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90余人次。学校聘请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Harold Kroto为名誉教授,一批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讲座教授、客座教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有7个学科领域、5个本科专业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共获得国家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6项,包括: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精品课程4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3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5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得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30项。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主持1项、参与1项);自治区教学成果奖最近两届获奖54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参与4项)。近年来,承担省级教育科研、教学改革项目300多项。教师主编、出版教材250多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4本,自治区级获奖教材6本,21世纪系列教材22本,其它优秀、规划教材51本。获全国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7项,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1项,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6项。,学校以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定位,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学生以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受到社会高度认可。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90%以上,2009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获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表彰。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创业园为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选第一批“国创导师工作站”,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获评“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规范组织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连续多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称号;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第六届到第十四届总分连续九届位居广西高校第一,在数学建模、英语竞赛、地质技能、结构设计、电子设计、广告设计等各类竞赛中成绩卓著,获全国一等奖等国家级奖励2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680余项。学校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全国先进班集体”、“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救人英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等一批先进典型。,学校教学科研条件良好。现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重点学科24个(其中5个为优势特色学科),广西一流学科(含培育)5个,广西政府院士工作站5个,广西重点实验室8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4个,广西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广西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学校被认定为“自治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 2700余项,其中包括“973”前期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70余项。2018年以来,年度科研总经费保持在2亿元以上。,学校早在 1987年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近五年来,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广西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64项。学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00余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桂林理工大学学报》为全国综合性科学技术类中文核心期刊,多次被评为全国、广西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学校先后与 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其中与50余所高校签订了留学生交换、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协议,共派出到国外访学、留学的学生2000多名;由英国皇家宝石协会设在学校的FGA考点考试通过率连续多年名列世界各考点第一,被国际珠宝界传为佳话。累计接收了各类留学生6600余名,留学生在中国汉语水平考试(新HSK)的平均通过率达95%以上,成功举办了在华吉尔吉斯留学生文化节、“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发展校长论坛。,如今,学校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连续获得全国教育先进集体、 “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和自治区文明单位、绿色大学、和谐校园、安全文明校园等称号。,立足新时代,学校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锐意进取、担当实干,为早日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理工大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桂林最早的大学是广西大学堂。清光绪28年(1902年)在桂林创办的广西大学堂是广西最早的大学,1903年被改名为广西高等学堂,1913年广西高等学堂被更名为广西高等学校,1914年广西高等学校停办。 广西大学堂介绍 广西大学堂,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广西巡抚丁振铎在省城体用学堂原址扩建而成。暂分备斋、正斋督课,俟著有成效再设专斋。办学章程条规,仿照山东大学堂章程。 广西大学堂(高等学堂-高等学校)历史沿革 1898年广西体用学堂创建 1902年广西体用学堂改建为广西大学堂 1903年广西大学堂更名为广西高等学堂 1906年广西高等学堂改建为广西官立简易师范学堂 1907年广西官立简易师范学堂改建为广西官立优级师范学堂 1911年广西官立优级师范学堂(部分资源)改建为广西高等学堂 1911年广西官立优级师范学堂停办 1913年广西高等学堂更名为广西高等学校 1914年广西高等学校停办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在2022年校友会版最好高职院校排名中位列全国第39位。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上海市最好高职院校排名榜公布的数据来看,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在2022年的全国高职院校排名中位列第39位,在上海市内排名第位,仅次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市属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入选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上海市085工程、首批上海市特色高职院校和上海一流专科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建设单位。
学校有教职工801人,市级教学名师6人,育才奖获得者26人。建有5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98个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学校开设了41个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医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学费
2023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学费:普通类专业每生每学年7500元。艺术类专业每生每学年10000元。住宿费:每生每学年1200元。
公办大学由于有国家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学费一般不是很贵,普通类专业通常4000-6000元每年,艺术类专业通常8000-15000元每年,不过公办大学也有中外合作等部分高收费专业,学费通常2-3万元一年甚至更高到十几万。
民办大学由于需要自筹资金,学费一般较贵,通常本科专业15000-25000元每年,专科专业8000-15000元每年,也有超过20000元一年的。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分期还款,国家财政还贴息,也算是国家对大学生的政策福利。
学思网(https://www.380871.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公办大专院校哪个最好的相关内容。
公办大专院校最好的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内最早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之一。建校以来,深职院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中国高职教育的多个第一。
校园总面积236.0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8.84万平方米,其中教室10.75万平方米,图书馆5万平方米,体育馆2.58万平方米,实训实习场所10.08万平方米。
现有固定资产总值22.39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69亿元。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253.9万册,电子图书130万册,电子期刊60.54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6个,音视频16.07万小时。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5月,全校共有教职工2209,在编在岗教职员工1623人,正高208人,副高647人;博士297人;国家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珠江学者2人,特聘鹏城学者5人。 学思网
教职工中现有专任教师1155人,校外兼职(课)教师共1272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2%。
国家级教学名师:朱光力、刘红燕。
省级教学名师:朱光力、窦志铭、王晓利、刘红燕、谢利娟等。
截至2016年5月,该校有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国家级示范专业12个、省级示范专业1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3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
截至2016年5月,该校承担各级各类项目3526项,全校科研经费总量累计达到4.51亿元,2002年以来连续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年以来连续7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应用研发特色突出,获得国家专利授权961件,软件著作权登记203件,共完成技术(知识)转移项目1863项,到账经费1.85亿元,科研成果转化收入达到2364.31万元。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37项,学术专著162部。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以上就是学思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学思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学思网:www.380871.com